野狼

繁花朵朵行走在追梦的路上

发布时间:2022/4/26 9:58:42   

?

行走在

追梦的路上

——我与我课题的故事

沙石,在蚌壳中被磨砺成一颗圆润光洁的珍珠,需要经受漫长的等待,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反复中坚守,需要承受被修正,被改变的苦痛……——题记

尽管,现在的我还是一粒在蚌壳中磨砺的沙石;尽管,沙石变珍珠还需要经历更多的磨砺与苦痛。但是,我还是发自内心地感谢,感谢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,创造了打磨圆润生命的环境,感谢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,搭建了摸索探究的平台。“让科研与教研融合共长”促使我们年轻教师走上了一条迅速成长的快车道!

VOL.1

一、每一次磨砺,都是人生的财富。

“铜不磨不成镜”道出磨砺是一笔财富。磨杵做针,磨课成“精”,即精品课在磨课中应运而生。新教师的磨砺便在于最初的课堂教学,如何入门,到入行,再到入圈,若不经过课堂教学的磨砺,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。正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师所说,剑气合一,走实践科研型教师专业成长路。这必须开始于课堂教学这一实践边,这是科研的基础。

每个新教师都得上一节亮相课。回想那时,真的是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。首先,选题因为自己的无知,居然会担心单词课太简单上不出新花样,于是专挑难度大的、最具挑战性的对话课,当时教学零起点,素材积累非常有限,理论思考也肤浅,凭空想象着学生在课堂上自如对话的情景,最要命的还是胆子小不爱请教,于是闭门造车,结果索然无味、漏洞百出的课堂就是我给大家的首次亮相。这次的狼狈相也是一次警告,希望日后可以吃一鉴长一智。点评中更多的鼓励和安慰,今天依然记忆犹新,年轻就是资本,机会在于把握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师傅们的良苦用心,我看在眼里。笨鸟先飞,我该好好学习了。

第二个学期初,斗胆承担了片活动课的任务是因为我有强有力的后盾,更珍惜这次入门的绝好机会。我是既兴奋又忐忑,作为新老师,我能否在这么多同行面前完整地上一堂课,无形的压力促使我不得不早早地开始准备。师傅的帮扶,同事的协助,自己的煎熬,4次试教,无数次试说,繁杂的课件制作……一直到最后顺利完成任务,我却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,因为这一课,于我而言,仅仅记录着我迈出了新的步伐,使我真正步入英语教学之门。

入门之前不曾磨过,因为入“磨”较晚,自然“磨”道不高。但每每从对一节课的反复推敲打磨,直至最后消磨到衣带渐宽,才打磨出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方案时,伴随着那思维之痛,一种强烈快乐之感会油然而生。再后来,参加各种活动、比赛的机会多了,磨课就成了常有的事。从备课前如何从哪些渠道收集资料,从哪几个方面思考内容,如何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这一堂课,如何确定主题、制定教学目标,呈现操练应用拓展环节应该如何体现层次性,该如何组织课堂语言包括体态语言,小到选背景音乐等都有了自己的想法,根据自己既定的目标设置一堂课,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好问,然后不断地完善一堂课。

磨课中,初备时的大量阅读,备课时的增删取舍,试教时的日臻完美,磨课后反思感悟……这一系列的磨砺,为我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素材。

当再次面对中片活动时,备课时少了那份无知,多了些信心;磨课中不再措手不及,多了份成熟镇定;上课时少了那份羞涩,多了份从容。磨课中不再只追求知识的准确性,教学目标的达成度,最好能渗透先进教学理念和思想性。通过反复打磨、思量,如何采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有意义的语境,如何注重课堂教学中过程的推进,如何通过课件中图文并茂、动静结合、音乐萦绕以及精美实用的板书,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富有感染力、吸引力,达到"春花春柳满书楼"的艺术境界。

VOL.2

二、每一回渐悟,都是成长的蜕变。

古人云,“学起于思,思源于疑。”磨课中因疑生思,教学中因惑而思。磨课的阵痛让我学会了思考,在不断的“困惑——思考——解惑———再思考”的思索中,我慢慢琢磨这教学的真谛,并尝试着用文字去梳理磨砺中的得失成败。

这样,我特别珍视这来自于鲜活课堂,来自于亲身实践,来自于切身体会的第一手资料,不管是初次的试教,还是最终的展示课,我总是及时地收集、汇总这些教学的尝试,探究的原始素材。我知道,这些资料上浸透着我探究的汗水,记载着我成长的足迹。它们,就如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,闪烁着素朴原始的美!

不逃避教学中碰到的问题,思考问题,寻找原因,探讨解决的策略,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。针对学生回家不读英语的问题,在师傅的带领下开始尝试布置留声作业,果然有成效。借学校一次论坛的机会,我写了一篇关于留声作业的论文,在专家、同事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,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,论文的质量也在蜕变,还尝试了论坛。

英语新教材的问世,掀起了教材解读的热潮,同样是图文并茂的教材却隐含深刻的含义,寄托着编者的用意。在备课中,探索着深入挖掘其中的深意;在教学中,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中的教学资源。自己曾经一度迷茫的“教什么”“怎么教”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。观察一系列优课,发现教材中可挖掘的点很多,在于教师的教学机智,也许一张图片、一个词、一句话都可能成为一节课的文眼,能够将一节课提炼出了一个主题,并借题发挥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。同时尝试用这种想法去备课、课堂教学或听课、评课、反思、总结,获得了一点点收获。

果不其然,在一年一度的校论文撰写活动中,我尝试着写就的论文《文本之意,漫漫研读》吸引了教科室林老师的目光。她耐心细致地用铅笔在我的论文上作批注,作调整,作修改看,结合理论,提升操作两点,经过三、四次反复修改,最终敲下定稿,上送县教研室最后获得县教研室一等奖。同时上送的还有心辅课案例《倾听才共情,妙语引真心》获得县教科室一等奖。

毫不夸张的说,这个过程是痛苦的。那时正值学期期末,又恰遇优质课磨课。白天繁杂的教学和紧张的磨课折磨得我精疲力竭,根本无暇顾及论文一事,只能夜深人静时静心思考,直到凌晨一两点才睡下。定题选材前的大量阅读;立意定题时的反复推敲;谋篇布局时的再三斟酌;撰写初稿时的纵览全局;反复修改时的精益求精……日夜煎熬、思路贫瘠,体力不支、真叫人心急如焚。

这学期,捷报传来,英语教研员尤老师打电话叫我对这篇论文稍作修改,准备上送市里参加小学英语优秀论文评比,我又一次请教林老师给我指导指导,让这篇论文更加完善,最后获得市一等奖。我在教学探索路上享受到一点收获的喜悦。没有无数次艰辛的磨砺,就没有此刻的欢欣;没有一次又一次的渐悟,就没有此时的惊喜;没有一路来努力的付出,就没有这次的蜕变。

VOL.3

三、每一滴汗水,都能浇灌出梦想。

“成功的花儿,背后总是浸透着奋斗的鲜血和汗水。”正如冰心所说,唯有以汗水浇灌,梦想之花才会绽放。磨课和论文所付出的汗水,我不想让这辛苦的汗水白流,我想在不断的“实践——研究——提升——再实践”的探索中,期待梦想之花的精彩绽放。在教学实践的磨砺中积累鲜活素材,在梳理教学得失成败中提升教学理念,在课题研究中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,促进教学螺旋式提升。

论文《文本之意,漫漫研读》填补了我教学论文的空白。这时,教研组长王老师对我说:“你这篇论文写得不错,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积累,你可以尝试去做个关于研读教材的课题研究。”对话课“教什么”“怎么教”,确实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,但是从未接触过课题研究的我,面对课题的高大上时,还是退缩了。后来在王老师的再次鼓动之下,来到林老师办公室咨询相关事宜,马上着手填写申请表,可喜的是申报的课题立项了,我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。但作为新教师,课题是我遥不可及的,磨课经历如此痛苦,论文撰写如此艰辛,课题研究更是难上加难啊。至今我依然顾虑重重,因为沿途一定充满荆棘,但也坚信会有惊喜,憧憬着教研和科研的融合贯通,从鲜活的教学中来,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回到教学中去。

有幸成为县第二届“苗子”工程中的学员之一,能参加为期一年的理论学习。其中有一期的专题就是课题,我虽才着手研究课题,但能有这样的理论引导,我便不再那么惧怕课题道路的坎坷和艰巨,思想认识上也更进一步。从选题开始就要有讲究,常常很多课题中途夭折的原因就在此。那么新课程、新技术、新课堂就是我们一线教师寻找课题研究的三大切入点,未来的新课堂的发展趋势是民主化的课堂,即给学生留更多的空白和自由发展的空间。基于以上的大背景和大趋势,我们一线教师精力有限,只能开展小课题研究,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型问题为研究专题。启动研读插图这一小课题研究时就要思考:问题如何提出?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,即如何操作?当然还有研究的成效了。于是开始研究的三部曲:分析并调整题目《研读对话教材》,发现研究点太大,于是微调研究方向,最后确定为《插图对促进高段对话教学的策略》。接着需为实施做准备,即确定本课题重点在于研读插图中对话元素的策略?是否可操作?操作是否可行?最后要有启动时就要有结题意识。于是教学中带着课题阶段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和观察,善于总结发现,撰写阶段随笔;看相关专著、论文,研读最新研究,为自己的研究诸如新鲜血液。为了进行研究,在准备微课和录像课侧重对对话课教材中插图的研究,想通过不同的教学实践,丰厚课题内容。

信息化社会、智能化飞速发展,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变得更为迫切,如果一味地守着课堂教师,不反思、不研究,也许很快教师就要被社会所淘汰。同时面对职业倦怠和教师个体素质不均衡的现实,教育科研俨然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,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的驱动器。从平时的课堂开始,以理性的眼光发现迫切解决的问题,并在教学实践中思考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同时这样“自我发现——自我反思——自我总结”对专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,认真做课题,就会让你真切体验研究的充实感和成就感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无论从课堂教学、论文撰写、课题申报这些都离不开师傅的帮扶。反思中豁然开朗,实践中不断尝试,困惑中多深思,顾虑常在,但只要坚持,精彩定会绽放。行走在追梦的道路上,我学会从磨砺中积累财富,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,在渐悟中茁壮成长。悠长的时间过去了,一颗圆润,光滑,坚硬,半透明,泛着淡淡的暗光,一种永恒光泽的珍珠完成了。期待着,研究着……

觉知,教育的温度

在教育中反思,在反思中成长

教育花事

讲述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故事

守望花开

轻柔的力量

妙笔生花

作文之星——张嘉怡

繁花朵朵

不懈追求,才会羽化成蝶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cf/20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